不通則痛

……則腫、則脹、則麻、則酸

 

前有古人,後無來者。經筋一詞及詳細論述,最早來源於二千多年的中醫經典著作《黃帝內經‧靈樞‧經筋篇》。而後,歷代醫家就再無詳細的論述和專門的治療,或者另用針灸、長葉針、中藥治療,偏離了治療經筋的主道。經絡是人體內一個生理功能很重要的組成部分,是西醫目前,暫時、也未必能夠發現的重要組成部分,經筋是經絡其中的一部分,有十二經脈,十二經筋……兩者相互配合。經筋利關節,並且從人體的指、趾端向身體、呈向心性行走。這就決定著我們在肢端及經筋的通道上發現結節、酸、麻、脹、痛,可通過經筋的治療,對身體及內臟起一定的作用。所以,在經過關節位置又易影響關節,反之,又受關節影響;同樣,與經脈相配合,也受經脈影響,也可影響經脈而入內臟,形成互相影響,環環相扣。

 

近幾年來,通過跟黃國松教授的學習,對經筋又有了新的認識,對五臟六腑有通透的理解,對陰陽五行及經絡體現於人體更具明確性,可使一個捉不透,摸不著的理論呈現於眼前;使自己把理論運用於臨床,有了一個很大的進步。若病人呈現在面前,可用四診,再通過經筋特有的“八綱”:上、下、左、右、裡、外、前、後,直接從病人身上檢查到問題的重點,並可一邊治療一邊對比。所以,我一改以往的治療方法,多用經筋治療,起到很好的作用和反應。如某男,報紙編輯,需長期下午聚精會神,伏案工作至凌晨,保障第二天的報紙順利出版,而出現胸悶、頸緊、呼吸不暢、全身疼痛、納食不香,欲嘔,疲乏倦怠等,用經筋手法,從手、足太陰經筋加以治療,而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。  

 

又如某男,職業調酒員。因為腹痛牵拉腹股溝痛,不能咳嗽、或跑步、踢腿、抬腿,前醫針灸、一般手法治療無效。轉我診治。根據上述症狀,我說他喝冷飲太多。他問我怎麼知道?我指出他腹腔太緊,活動時牵拉太緊的筋膜、經筋 (腹膜、腸系帶)  則痛,因喝太多冷飲至經筋收縮,活動時牵引到患處則出現疼痛。因踢球時太熱,而喝太多冷凍飲料,平素喝太多凍啤酒,致脾、胃經脈、足陽明經筋、足太陰經筋、手陽明經筋受損所致。而加予飲食控制,作出除寒氣、暖經筋的手法後,疼痛大減。

 

雖然在治療上是會產生疼痛,但能消除疾病帶來的酸、麻、脹、腫、痛的痛苦,暢通經絡。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人人都想安逸,不用痛苦,但往往安逸就會給我們帶來疾病,而不讓經筋通過一定、有限的疼痛量的刺激,再加上飲食的調控,哪能讓病人重新站起來,瀟洒的走出去。不通則痛、則腫、則脹、則麻、則酸,通則不痛。

 

 

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

認識鄭麗芳教授10多20年了,鄭教授以前也是追尋醫學真象的人,不論到哪個醫學會議,都會遇到她。直到6、7年前,去瞭解、探知經筋時,又遇到鄭教授,原來她已拜到經筋門下,並用自己所學,結合經筋醫學,闖出一片天地,成為了高手。

 

我想這經筋醫學在黃國松教授的研究帶領及指導下,已經一路向前發展,然而,當我讀了鄭麗芳教授的經筋課程後發現,原來還可以錦上添花。很細緻的手法,鄭教授來補充,使我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。

 

例如一些手法或觀點,我們捕捉不足,鄭教授就會進一步講解,示範一些更細膩的手法、或變通的手法、比如對肩周炎的治療要從多方位或者肩三角肌前、中、後去治療。也要考慮到手指的牵拉,更要考慮到遠、中、近程的經筋。

 

鄭教授待人和藹可親,甚至於在教學中手把手教導:自身的感覺、經筋的走向、時間的掌握等等。也讓人感到自身的責任重大,逼切的學習,讓不懂的人也喜歡上經筋手療法,用上來更是得心應手,並見到被治療的患者,發自內心的喜悅心情。總之,學習完會感到有很大的進步,而對千奇百怪的疾病,心裡都有一種治療方向,而無畏懼之心。

 

 

經筋療法走天下

記得6、7年前,黃國松教授曾經來香港講課,聽說很精彩,當時有個機會,但我要上班沒有參加而錯失良機。好在後來中醫骨傷學會又請黃教授再教〝經筋〞,得以有機會學到這門精湛的醫術。

 

讀《黃帝內經》裡的經筋就多了,但怎麼運用呢?就二千多年到現在,仍在醫學時間長廊裡形成空白怎麼也想不到,因為前人已經把〝經脈〞發揮得淋漓盡致,難道〝經筋〞也是偉大寶藏裡的一粒明珠,暫未被人認識。現在証明黃教授慧眼識明珠,把老祖宗留下重未被後人認識,一直放置於寶藏的〝經筋〞拾起,讓她大放光芒,服務人類。

 

經筋怎麼發展運用呢,我一直都存疑,抱着好奇、求知的心,來聽教授的課。教授由淺入深,反覆講解,並偶爾出一招半式,我感到受用無窮,如〝落枕〞病症,問題出在肘部,和我以前所學所用的大大不同,之前要針、要揉、要服藥,現在一招定乾坤,讓我感到經筋的簡捷扼要,由心的喜悅無以倫比,這是我之前想都未想過,書本上從來沒有過,原來醫學可以這樣,這都使我每每於工作中從未畏懼,且可以多角度的思考。

 

現在教授所授之課,越來越精彩,越來越觸及到核心,可從局部 一點來救治全身的方法,在這多病而濫藥的時代,我們只要帶着一對手就可施治,走遍天下都可為。

 

朱溪麟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