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經筋醫學

首次接觸經筋是2011年的事。當時祇聽過黃國松教授的名字,但對經筋沒有認識,更不知道經筋的理論。心想可能是一些實用的手法而已。從來也沒想像經筋背後的理論如此博大精深,層面廣闊,涉及中西醫學。

 

猶記得上第一堂課時,經筋理論已令我大開眼界,雖然不是全部明白教授的每一句。全期講的理論較多但練習手法不多,卻已留下深刻印象。對手法上也產生了興趣。從而隨鄭麗芳教授學習手法。

 

黃教授在某授課時播放一輯關於一位腦癱(被界定為小腦痿縮)病人的治療過程。經一段手法的治療(沒有用任何藥物),一位腦癱人仕從卧床直到靠自己起身坐在床邊,是絕非簡單的一門醫學。我亦曾經質疑該輯記錄。唯一一樣不能質疑的是病人本身的外形。從第一集看見病人瘦骨嶙峋,好像得到厭食症病人般。不是一個常人可以假裝的。在記錄片的後期,該病人已經回復得像人形了。使我對經筋理論及手法拍案叫絕,心裏讚歎不已。

 

經筋理論內要求中西醫學知識亦非常高及廣泛。要熟讀中醫的寶典-黃帝內經,亦要明白解剖學,骨骼學,神經學,血液流變學,全息律等。經筋理論將幾種不同範疇的醫學知識融為一體,對病人有一個全面的分析及準確的治療。

 

教授對經筋的貢獻不祇是融合各種醫學知識,而是推動一個新觀念,尤其以手法上治療內科病。一個新的觀念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,更何況要有法律地位,可想而知這一條是十分艱巨和遙遠的路。希望各位前輩和師兄姐們一同努力來協助教授推廣這門經筋醫學!

 

 

學習經筋手法療法之上鄭麗芳老師課的感想

轉眼間已學習手法數年,真是苦樂參半。快樂是可以認識經筋這門醫學,用一雙手就可治病。從檢查到治病都是一雙手,苦的事就運用雙手的技巧,透徹理論,熟練手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真是佩服鄭老師的對手法的純熟,分析病情的仔細。

 

在學手法初期,介紹一位同學給鄭老師治療,那位同學只跟我講半邊手腳不大靈活,西醫檢查身體後,數據全部正常,沒有中風跡象,沒有心臟先兆,但他覺得有問題。我於是介紹給老師,大約治療七,八次後,他跟我說已經無事,手腳恢復正常。大約在半年後,老師分享醫案,其中個案是那位同學,原來那位同學在缺盆(鎖骨上窩內)有粒頗大的瘡,並有灌濃情況,但他沒有跟我說。經老師治療後手腳靈活了。在分享病例時,圖文並茂地解釋,使我們對病情的了解,治療時會見到的難題、重點,都一一解釋。

 

解釋病例,使我們明白在治療時,不是那裡痛就按那裡,要整體分析,不要受到患者所感受到的病徵影響。患者的主訴是他的主觀感受,他們不明白內裏的聯繫。不明白為什麼治療遠、中、近處,而不是直接按患處。老師除分享手法治療,還有對患者的心理治療。有時候,心理治療比手法治療更要優先,更主要。

 

手法看似簡單,但實際運用時,就不是這回事!雖然老師示範及解釋清楚,但在實習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掌握。蠻以為手法一樣,但老師又說 "錯" 。真不容易掌握。要多番練習才可領略。不單從是角度,力度,還要有很強的觸感,那組肌肉硬,那組筋硬了,都要感應出來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出來!

 

老師不甚用力,已經緊的筋放鬆,相反我們在練習時,用很大氣力,弄得同學十分痛楚都不能將筋放鬆。由於各同學技術未夠純熟,所以在實習時,整個班房都充滿人的聲音,有吵着,有叫着,有欲哭着的聲音!亦各有不同表情,有的歡笑着,似哭着,有的啼笑皆非着,有的茫茫然不知如何下手!這個奇妙的情景,可否用「可歌可泣」來形容﹖

 

 

學習經筋療法之上黃國松教授課的感想

經筋不是一般手法。很多人都誤會是按摩,推拿、鬆筋而已。亦有部份人視作“跌打”。或視為保健手法。只是對部份痛証有效,對內科病是没用,是一種誤解,其實對所有疾病都可治療。當對經筋了解後,發覺不但治療痛症,亦可治療內科病,不用藥物,不用手術,全無副作用。身體出現不適是個訊處,有時只是痛、微腫、失眠、精神不集中,很多人“亞健康”來解釋,如不趕快治療,真可能出現嚴重疾病。一般人只會等致出現明顯疾病時才去治療。要治未病,防範於未然,只有經筋可以用手檢查,用手法治療,不吃藥,不手術達到治未病的效果。

 

黃教授將中醫理論活用在手法中,分析得非常細膩,還溶合西方的解剖學、血液流變學。如中醫的不通、則痛、則腫,則脹,則酸,這是中醫一個簡單理論,中醫解釋是氣血不通,有阻塞。但總覺得解釋不夠,好像久缺了什麼!只得“死記”。由痛,腫、脹、酸如何引起?有幾多層次?但黃教授引用宣蟄人教授的軟組織學來解釋,肌肉受到機械卡壓,一組肌肉受到卡壓,釋出的化學物質感覺是酸,二組以上肌肉受到卡壓就是痛。有層次,有科學根據。

 

黃教授將經筋和經脈視為表裏關系,這是一個十分爭論和大膽的假設。正因為《黃帝內經》没有提及,其他古籍亦没有敍述。但黃教授的大膽假設後,所有疾病可從表的檢查,手腳外形的變化得到結果。然後運用手法治療。假設歸假設,但是否在實際可行?結果是非常正面及有明顯果。檢查、解釋、治療全部可用得上這個理論。再加上中醫原有的理論,可以把疾病的起因,過程分析得没有懷疑,没有拖泥帶水。例如糖尿病,由檢查到治療全程都是以一雙手來進行。而治療更加直截了當,乾淨俐落。因是筋的拉扯而至病,只是把緊的放鬆便行。當然要做到“一手”到位,就非下苦工不成。

 

動態結構力學是教授另一個重要理論,人在走動,是以左手右腳為一組,而這個理論解釋左腳第一趾可以影响右手第一指。中醫的左病右治,完全可引用在動態結構力學上。但很多人對這個理論存着懷疑,他們引用解剖來反駁:如有什麼神經線連繫?大腦那部份控管等?事實證明手法治療是非常管用。

 

經筋以全身體的平衡為要,以筋和關節為重。筋指全身肌肉、筋膜、血管、神經線,非單指筋而言。兩骨交接面就是關節,與筋息息相關。當筋有拉緊,關節形態亦有所改變。當形態改變,全身平衡亦改變。這種改變帶來健康問題。很多人會忽略,錯過治未病的機會。在治療方面,要準確找出筋來治療,對於一個初學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

 

在學習經筋初期,我只對人說學手法而已,甚至連“經筋”都不敢說出口。但現在會對人家說學“經筋醫學”,從理論至手法,由檢查到治療都是以經筋理論為磐石,雙手為工具地運用。經筋運用中醫理論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,希望各同學努力學習,不要錯過這門醫學,將經筋發揚光大,造福人羣!

 

江培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