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四大寶典

理、法、方、藥

 

誠懇邀請大家一齊來

做一個快樂的中醫人

 

 

黃國松 敬邀

經筋醫學研究中心

 

 

如何翻轉中醫體質

中醫藏象學說裡,有五行對五臟,應五味之說,內文是否需要重新參詳、更改?

讓我們一齊來“翻轉思想”。

 

五臟、五行與五味的探討

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五行配五臟對照表

五行
古文經學
今文經學

 

《呂氏春秋》和《禮記‧月令》用的是古文經學的五行配五臟,不難看出,此配對所據的,是五臟在人體的實際解剖部位,即肺居上,故屬火,腎居下,故屬水,脾居左方屬木,肝居右方屬金,心居中央屬土;由於心居中央,故習稱中心。這表明了五臟的解剖部位及形態學意義。

 

《黃帝內經》用的是今文經學中的五行配五臟,這個五行配五臟比《呂氏春秋》的五行配五臟較晚出現,它是源於古人的醫療實踐,以五臟的功能特性與五行特性相類比,根據“類同則比”的原則推演而來,表明的是五臟的氣化功能學意義。

 

中醫,為何對具解剖形態學意義的古文經學配法,棄而不用,而取今文經學之法?我們參閱漢代班固《白虎通義》一書。他將《呂氏春秋》、《禮記‧月令》的五行配五臟法歸入《五祀》篇中,將《黃帝內經》的五行配五臟法歸入《五行》篇中。

 

至此可得結論:前者用以祭祀,是死物實體,當以解剖為準;後者用於醫學,是生機功能,當以象類為正。

 

東漢鄭玄在《禮記注疏》中指出:“今醫疾之法,以肝為木,心為火,脾為土,肺為金,腎為水,則有瘳也;若反其術,不死為劇。”表明了醫學的五行配五臟法是以醫療實踐為據。

 

中醫清楚解剖之五臟於此在證,棄解剖之徑而走功能之路,正是因應醫學構建之需,以及解剖方法當時難以突破的審時度勢之結果。但五臟對應五味的文字移過來了嗎?!請大家一齊來思考。

 

五味入古文的五臟是否會更接近今文五臟的屬性

  肝主升發-辛才能升發;酸是內收,可助胃消化,不能升發。
  心主喜悅、主笑-甘才能喜悅;苦不會喜悅,會把笑收回來。
  脾主運化助消化-酸才能起化學作用助消化。
  肺主肅降-苦才能肅降;辛會升發。
  腎主封藏-鹹可以封藏,食物不會腐壞。

 

五行
今文經學
五味
 
五行
古文經學
五味

 

上述二種系統,如以現今的五味,歸入古文重新排列如下

五行中的五味應變更如下,才符合經典醫象之路

五行
今文
五味
應更正

 

酸入肝?錯!
酸入脾,辛才能入肝,酸能制肝

苦入心?錯!
苦入肺,甘才能入心,苦能制心

甘入脾?錯!
甘入心,酸才能入脾,甘能生脾

辛入肺?錯!
辛入肝,苦才能入肺,辛被苦制

 

如果是這樣,那方劑學中的五味歸經,是否符合辛入肝、甘入心、酸入脾、苦入肺、鹹入腎呢?如不符合“新”的五味入五臟理論,那方劑學是否需要重新更正?

 

我們用更正過的五味做臨床實驗,發覺中醫真的非常神奇,立竿見影…。

 

經過統計,一個受過正規教育培訓出來的醫學種子,需要再臨床培訓30年以上歲月的基礎,才能登堂入室,才能得心應手。

 

為什麼需要30年的歲月?

 

一個醫者,雙手抓藥可以救人,如果用錯了“藥”,是否也可以殺人呢?為什麼現成的方劑,反覆臨床驗證,要用30年的歲月來蹉跎?難道正規培訓出來的這些種子,都不帶腦袋“上工”?或者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?大家有沒有必要一齊來翻轉一下思想?

 

再說:當醫者“把脈”同一個患者時,十個醫者,就有十種脈象,為什麼呢?因為,患者身體如是寒相體質,醫者把脈時,寒氣會否從患者的被把脈點,移入醫者的指腹中?如果會的話,那麼多把幾個脈,醫者的指腹敏感度,會否自然降低?

 

依此類推,早上把脈的脈象,與下午或與晚上把脈的準確度,會否不同?脈相有別,用方當然會有別!


譬如“針灸”,針刺足三里欲將之感傳到身體的其他部位,倘若足三里上方的膝關節,有功能性退化或筋緊的現象,足三里的針感,會有如預期的效果嗎?功能上又如何破解?

 

如何翻轉中醫體質?

一、改變身體內部功能-用新五味入五臟的藥性與方式。

 

方劑發明方劑學的時空背景,是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的時代,現今的時代是日出在冷氣房,而日入還是在冷氣房的溫室小花,生活型態不同的族群,用的方劑可以相同嗎?

 

身體的破壞性以前食物的化學添加劑,幾乎是零,現在從種植、生長、採收、加工、製成食物的每一過程,都添加了化學藥物的激素、膨鬆劑、QQ劑;人體的細胞,早已浸泡在化學製劑中,該用何種方式來治療人體呢?

 

戰術現代人的生活安逸於冷氣房、缺少運動、飲食又多化學藥物,體質較酸、寒。用物理現象的“冷縮熱脹”理論,解說現代人的身體狀況,手腳和腸胃的筋緊縮,腦袋的神經也一樣緊縮。

 

如果人體的筋是全方位的收縮,治療戰術,就不能用大劑量的藥物,必須用 “輕騎簡從”的游擊戰術,用新的五味入五臟,再用小方、小劑量的藥物,先個別擊破阻塞點,再調理五臟六腑的“入、補、洩”。

 

二、增加或改變論病的準確性。

 

人體是由外在的形態、官竅、與內部的臟腑、經絡等,組成複雜的有機體;每個組成部分,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,同時又共同綜合,成為有機的整體生命活動。這種全身上下、裡外、前後、左右的互相聯繫,彼此配合及協調,主要是依靠"筋",多層次、全方位來作聯繫實現。
經筋系統,把人體從中心分成左右兩邊,每邊都各有手三陰、手三陽及足三陰、足三陽,共12條通路系統,這12條通道,覆蓋在人體整個外表,名為十二經筋。

 

經脈系統,也把人體從中心分成左右兩邊,每邊也各有手三陰、手三陽及足三陰、足三陽共12條通道系統,這12條通道,再連接周邊小系統,整合、網絡整個人體內部,它是走人體皮膚裡層特殊規劃的通路。

 

從老祖宗規劃,所傳承下來的十二經筋,與十二經脈的通道來做比較,手部系統的手三陰、手三陽,經筋與經脈,都從同一個方向,同一隻手指起行,再往身體與頭部上走,而且通路的規劃,有重疊的現象,名稱也相同。

 

另外,足部系統的足三陰、足三陽,經筋與經脈,也都從同一個方向,同一隻手指起行,再往身體與頭部上走,而且通路的規劃,都有重疊的現象,名稱也相同。

 

經絡學說中的"經筋"依文解說,當解說為,經營管理通道中的筋,又說經筋走人體外表。

 

人體外表僅有皮膚沒有筋。所有筋都在皮膚裡層,有淺層、中層、深層多種型態的筋,也涵蓋經脈的筋。既然規劃這些通道的名稱為十二經筋,那表示這十二條通道裡面的筋,都該歸這十二條經筋來管轄、規範與運作。

 

經筋的通道從手指、腳趾往身體及頭部起行。筋的功能是否健康,可以從經筋起行的指甲、指關節、指掌關節及手指表面的筋、手指皮膚的毛細孔、指關節皮膚的皺摺、五根手指的縫隙,或手背浮起的筋及血管等等,用望診或觸診的方式觀察,可以發覺這些部位,都記錄著人體過往的健康狀態,甚至可以觀察所出現筋的症狀,對軀體內部臟腑的影響,及老化的時間推論。

 

這些記載,是人體健康記錄表,也是人體的電腦記憶體。

 

如果把人體的經筋與經脈,組合成表裡經,那就可以從人的手指、腳趾推論出軀體內的五臟六腑,與全身結構的健康狀況,因為這些筋的老化記錄,都非常細膩,不會模糊或消失。

 

經筋與經脈組合為表裡經後,它具有下列特點:

  1. 十二經筋與經脈的起點,都從四肢末端的指爪開始,沿四肢腕、肘、肩、踝、膝、髖往上循行,這些起點,都是人體功能,動的必然接觸點,陰經多於胸腹與頭的內部終止,陽經則於胸腹與頭的外周終止。
  2. 各經筋的循行路線,皆具有不同的位置和結構,在人體聯接成不同形式的節段,結聚在肢節骨與關節上,形成"筋結"。按壓了解手指、腳趾的筋,就可以推論臟腑器官的功能形態。
  3. 陽性筋結分布在軀體,呈前後、左右、上下、裡外,多種聯結性的結構形式。陰性筋結則連結五臟六腑,與顱內神經並再從手指、腳趾的陽經匯合。
  4. 經筋在軀體的分布,具有淺層與深層兼備的特點,其淺層的分布,以脊椎兩旁最為特殊,是人體脊髓神經,與結構力學的支撐點。深層的筋,又將五臟六腑連結起來,並整體連動運作,將深層與淺層的筋,又聯動在一起。
  5. 經筋與經脈組合成表裡經,手腳的經筋往身體連結,就直接影響五臟六腑與顱內神經。
    翻轉一下思想:改變手、腳的筋與關節形態,就可以改變五臟六腑與顱內神經的功能了。

了解經筋分佈的結構後,對經筋循行走向的"筋結"如酸、脹、痛,或臟腑器官的功能障礙,自然可以循經解結;一方面調整臟腑器官功能,一方面又可以消除疼痛。

 

中醫體系的四大要素:理、法、方、藥,若以經筋醫學來實踐,則論理論因、辨證施治、組方遣藥皆可於人體經筋操作上一氣呵成,達到理、法、方、藥四位一體的完整性。

 

如此,則中醫的體質就全方位翻轉,強健起來了。

 

黃國松  敬筆